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>部门镇街>详细内容

大寨苗族乡:探索“人大代表+”模式 推动苗乡高质量发展

来源:大寨苗族乡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15:54:1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近年来,大寨苗族乡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、扎根一线、熟悉民情的独特优势,积极探索“人大代表+”模式,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坚持为人民用权、为人民履职、为人民服务,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“人大代表+产业”为经济发展“开良方”

大寨苗族乡为传统农业乡镇,依托市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,推广“烟蔬轮作”,在烤烟生产中套作或轮作大豆、红薯、秋冬季蔬菜等。但是,存在缺乏销售渠道、附加值不高、农户种植积极性低等困境。面对难题,乡人大主席团外出考察取经,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先后到泸州市纳溪区,古蔺县龙山镇、椒园镇、皇华镇等地开展调研,重点了解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,认真规划园区产业,积极招商引资,引进昆明亲亲果多商贸有限公司试种吊瓜成功,2025年已进入扩种阶段。2025年4月30日,大寨苗族乡大寨村与四川华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《战略投资合作协议书》签订工作,红薯种植及加工项目也已签订合同,进入筹备期。

4ba3fa8cc40a41b4a344ff16fc6e3da5.png 

“人大代表+服务”为春耕生产“开好头”

春三月,大寨苗族乡寒流频繁,气温较低,为满足烟草对气温的要求,进一步提高地温促进烟苗生长,大寨苗族乡烟蔬轮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掀起了烤烟覆膜热潮。据了解,这是大寨苗族乡组织开展的一次“115-代表在找我”活动,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“人熟、地熟、事熟”优势,依托乡内的人大代表之家、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春耕生产服务保障,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走村入户、微信转发信息、农耕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,广泛宣传和解读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,田间地头“面对面”和“手把手”向农民传授春耕播种、农作物施肥、病虫害防治、农膜覆膜等农业技术,为春耕生产开个好头。

a655d84944bd4e85b42c6cebef0f3c57.png 

“人大代表+监督”为社会和谐“谱新篇”

为进一步促进全乡社会和谐,大寨苗族乡人大主席团紧扣发展大局,校准监督“焦点”,精准发力,通过专题调研、代表视察等“组合拳”,直击沉疴,督出实效。

在农业种植方面,各级人大代表与农户面对面交流,详细了解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使用情况,以及春耕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资金困难。同时,针对收集到的问题,代表们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,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。此外,代表们还主动到农资市场进行视察,确保全乡农资供应充足、价格稳定、质量可靠,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。

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过程中,乡人大代表收集到大寨中心幼儿园学校路段没有安装护栏,且处于陡坡路段,存在安全隐患,于是立马向乡级相关部门反映,持续跟进问题解决进度。最终促成相关协商议事会召开,实现了该路段护栏增设。

当前,大寨苗族乡“人大代表+”模式成效显著,接下来,乡人大代表将继续围绕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、民生保障、环境保护、乡村建设等工作,用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,为大寨苗族乡建设“新能源强乡 农文旅富民”发展目标贡献更多“人大智慧”。(大寨苗族乡 车小红 )


大寨苗族乡人大主席团 来自基层、扎根一线、熟悉民情 探索“人大代表+”模式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